20世纪70年代,各国依靠能源转型抵御输入性通-小牛行研(hangyan.co)-AI驱动的行业研究数据服务

20世纪70年代,各国依靠能源转型抵御输入性通

研究报告节选:

比也显著提高,汽车、家电工业作为日本汽车支柱型产业在解决就业、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 1979 年至 1981 年间,日本经济依然保持正增长,日经指数实现稳步增长。英国经济痛点主要在于国有经济的效率低下,使其在第一次滞胀中表现较差,英国富时全指成为德日英美四国股指中跌幅最大的指数,直到撒切尔入主唐宁街后,将经济政策从需求侧刺激转向供给侧改革为主,才使英国走出滞胀。一方面在生产端开展广泛私有化运动,并减少福利开支,提高市场竞争活力,削弱了工会的权利,同时放松管制,实行开放与竞争政策;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减税缓解社会的税收负担。在经历高失业率、企业倒闭的阵痛期后,英国最终走出通胀,经济增速从 1980 年的-4.09%一路回升至 1983 年的 4.69%,通胀从 1980 年的 21.91%迅速回落至 1983 年的 3.65%。而第二次滞胀期间德国 DAX 指数出现小幅回调,主要原因在于其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需求的萎缩使工业生产增速下滑。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20世纪70年代美国两次大滞胀的对比及启示》
阅读研究报告
最后更新: 2022-10-23

相关行业研究图表


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石油消耗量得到控制,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影响较小
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石油消耗量得到控制,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影响较小-小牛行研(hangyan.co)-AI驱动的行业研究数据服务
1982年-1983年科技股涨幅相对领先
1982年-1983年科技股涨幅相对领先-小牛行研(hangyan.co)-AI驱动的行业研究数据服务
1979年至1981年间美债利率再次出现倒挂,比1974年程度更深、时间更长
1979年至1981年间美债利率再次出现倒挂,比1974年程度更深、时间更长-小牛行研(hangyan.co)-AI驱动的行业研究数据服务
20世纪70年代美国居民和企业杠杆率显著上升
20世纪70年代美国居民和企业杠杆率显著上升-小牛行研(hangyan.co)-AI驱动的行业研究数据服务
1976年美国差额进入负区间并持续扩大,美元走弱
1976年美国差额进入负区间并持续扩大,美元走弱-小牛行研(hangyan.co)-AI驱动的行业研究数据服务
20世纪70年代,各国依靠能源转型抵御输入性通
20世纪70年代,各国依靠能源转型抵御输入性通-小牛行研(hangyan.co)-AI驱动的行业研究数据服务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图表内容


图63:20世纪70年代,各国依靠能源转型抵御输入性通
■年消费量:原油:美国一美国:石油产量/消费量
百万吨当油量
年消费量:原油:日本一日本石油中东依存度
资料来源:Wind、
日本经济产业省、国海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