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电气设备-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如何看待锂电池的竞争模式,探究格局发展?

类型: 行业深度研究

机构: 太平洋

发表时间: 2022-05-09 00:00:00

更新时间: 2022-06-06 02:44:06

报告摘要
汽车智能化奠定高能量密度为电池终局方向。汽车智能化是
趋势,也就奠定电池终局方向是高能量密度,或三元或多元或新
趋势,也就奠定电池终局方向是高能量密度,或三元或多元或新
元素电池。如果汽车智能化趋势是不变的,那么电动车电池作为“心
脏”功能,必然需要提供足够的电量。汽车不像手机可以静态充电
使用+也不可无限堆叠电池用重量(电池质量大,会损失续航里程)
换电容量,假设未来汽车智能化功能需要损耗50%的电量,按照当
前的续航里程打半折,续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这就与作为车属
性从导入期到爆发期的逻辑基点相反,我们认为,未来主流场景的
电池终局的发展趋势是高能量密度。
锂电企业从“忍能”两条线寻求生存空间,寡头企业Q2提价
意愿不会积极,逆境扩张市占率,形成雪球效应。对于锂电企业
而言,“能线”代表技术创新带动的向上空间,“忍线”代表成本
下降驱动的向下空间,中间则为企业的生存空间。在现有技术体系
下,行业“能线”的天花板已经能够看见(除非另辟蹊径,创新出
新元素电池突破行业“能线”天花板),企业技术差距不太大的情
况下比拼的就是“忍线”的向下程度,生存空间就比同类企业大,
所以当前阶段下,成本为王,以规模+良率等形成雪球效应。
能线:技术迭代进程放缓,锂元素电池行业“能线”上限可
见。奠定锂金属元素之后,产业进程围绕此分支进行多种金属元素
的混合使用,于是演化出三元电池,同时在单颗电池的物理形态(液
态电池和固态电池)、形状和电池的排列顺序不断试验,得出最优
解,结合这个去理解圆柱电池、方形电池、软包电池等。随着电池
不断拓展下游应用领域,结合汽车底盘存放电池的空间,又演化出
电池包的组合和微技术的诞生,比如CTP等等。新元素电池开辟之
前,现有体系下制造业产业化进程越成熟,技术迭代进程也就随之
放缓,锂元素体系下行业“能线”上限可见,企业“能线”的高
低取决于理论衡量值与自己的产业化产品衡量值的差值,差值越
小说明企业的上限就越高。
忍线:在“能线”提升空间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应该试图去降
低自己的“忍线”,换言之制造业应该降低成本,释放生存空间的
弹性。这就引发一个问题,一体化布局就成为行业老生常谈的话
走势比较
子行业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