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基于变化趋势、作用机制与适应策略的分析: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经济?

类型: 中国宏观专题

机构: 西南证券

发表时间: 2022-09-19 00:00:00

更新时间: 2022-09-20 17:14:10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全球变暖以及
气候变化的进程加快,现阶段全球自然环境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极端高温
天气增多,二是全球平均海平面呈上升趋势,三是极端降水/极端干旱的强度
或频次增多。分区域来看,气候变化在各地区影响不同,对欠发达国家影响
更大;就我国而言,气候变暖趋势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增多,平均降水量呈
增长态势且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并且具有海平面上升、风速减弱、日照时数
增长态势且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并且具有海平面上升、风速减弱、日照时数
减少等特点。
经济影响:极端天气短期冲击经济,加快部署三大应对举措。近二十年来,
我国在2006年、2008年、2010年、2016年、2021年及2022年遭遇较重
的干旱、雪灾、暴雨洪涝等极端气候灾害。各类气象灾害对经济造成的直接
损失占当年GDP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对我国投资、消费、物价等方
面产生影响。投资方面,极端气候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冲击,但灾后重
建及基础设施完善又提振了投资增速。消费方面,极端天气在短期内冲击居
民消费,但在部分受灾严重的年份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必选消费在灾害冲击
下具有一定韧性。物价方面,气象灾害在短期内对物价存在影响作用,但影
响在中长期内式微。应对极端天气可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提高气象灾害预
警和应急的能力,二,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三,做好应急物资的
保障建设。
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受气候多方面影响,水利和种业是应对关键。气候变化
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包括有效性、可获得性、利用效率和稳定性,这意味着气
候变化除了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之外,还会对粮食的品质、种植成本、存储和
运输等方面产生影响。分不同粮食作物来看,2000年以来三大粮食作物的单
位面积产量均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007年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干旱天气,玉
米单产下滑3%,小麦单产小幅增加,水稻单产则上升2.4%,2010年和
2016年出现多雨天气时,小麦单产变化不大,水稻单产小幅下降,玉米单产
则分别升高3.6%和1.4%。为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水利工
程重要性凸显,未来继续增加灌溉面积的同时,还将加强农田水利基建的修
复和维护工作;粮食作物品种的适应性仍需提升,后续有望在育种方面加强
研发投入,增强作物耐高温、耐干旱、耐涝渍、耐低温、抗病虫害等能力。
能源安全:气候变化或加深供需矛盾,需平衡减缓与适应的目标。从供给端
来看,可再生能源供给在极端气象灾害中易受冲击,且极端气象灾害也会对
能源传输环节造成影响。从需求端来看,用电需求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较大,
气候趋于极端化或对电力系统的负荷能力构成挑战。随着极端天气频发,传
统化石能源短期内应急的重要性上升,中长期清洁能源占比提升的趋势难
逆。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可以通过提升储能对新能源消纳的支撑作用、加快发
展分布式能源、提升电网“危机调度”的能力。用电端加大绿色消费支持力
度、建设发展智能电网。此外,极端天气频发可能会加大对省间余缺互济、
电力跨区调度的需求。
风险提示:全球变暖进程超预期,极端气象灾害超预期增多。
相关研究
1.“好”消息下的“期待”——8月经济
数据点评(202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