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宏观深度报告:宏观视角下的“新市民”

类型: 中国宏观评论

机构: 平安证券

发表时间: 2023-03-20 00:00:00

更新时间: 2023-03-21 18:13:26

方界定,约有三亿人。我们参考相关数据估算各类型新市民的规模:一
是,户籍在农村、常住城市以创业就业为主要事务的人群,以农民工为
主,约有1.7亿人;二是,户籍在城市、但常住地和户籍地不一致的人
主,约有1.7亿人;二是,户籍在城市、但常住地和户籍地不一致的人
群,主要是城际转移人口,约有8200万;三是,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
的群体,约有4600万人。
新市民、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可协同推进。“新市民”侧重居住属性,乡
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可相互促进:一是,外出农民工是新市民的主体,
提高面向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助于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进而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是,“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外出农
民工这一新市民主要群体更深程度融入城市的重要途径,这一发展思路
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三是,服务新市民和新型城镇化也是相互促
进的,需推动人口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集聚,其中8200万的城市间转移
人口是重点支持对象。
服务新市民有三大着力点。首先,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以农民工为
例,有必要增加面向新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原因一是农民工平均年龄
从2008年的34.0岁提高至2021年的41.7岁;二是农民工的社保、公积金
等覆盖率较低;三是农民工在城市的归属感较低,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
新市民和市民的比例不足10%。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有助于提高他们
的归属感,进而释放置业和消费等需求。其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新
市民因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难以提供收入流水证明、缺乏抵押品等
因素,使得相当比例的新市民群体难以满足银行授信要求。而由于监管
考核和内部风控等原因,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信用资质相对较弱的新市民
发放贷款的意愿不足。4号文对金融业加大服务新市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
作用,但鉴于上述因素没有实质改善,金融服务新市民还有很大提升空
间。最后,助力解决住房问题。新市民的住房需求有较大改善空间,但
当前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较高,增加了新市民的购房难度。解决新市
民住房问题的重点方向,可能有以下几个:一是,大力规范和发展保障
性租赁住房,“十四五”时期,全国初步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近
900万套(间),预计可解决2600多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预计
可完成投资3万亿元左右,每年大约拉动房地产投资4.3个百分点;二
是,松绑购房门槛,因城施策确定新市民的贷款标准,助力新市民置
业。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