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博弈下的脆弱地带:稳步推进与中东欧国家合作

类型: 中国宏观评论

机构: 东方证券

发表时间: 2023-05-12 00:00:00

更新时间: 2023-05-15 18:11:25

研究结论
事件:2023年5月16日-20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事件:2023年5月16日-20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第二十四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宁波举行。5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
布会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
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9.2%。2023年一季度,
双方贸易额达333亿美元,增长1.6%,开局总体平稳向好。
经济差距与国际地位影响中东欧国家身份认同。中东欧地区包括位于欧洲中部、东部的
14个国家,分别为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希腊、匈牙利、黑
山、北马其顿、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2012年4月26
日,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波兰华沙举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正式启
动。中东欧国家经历过曲折的政治转轨和国家独立,苏联时期多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华约
成员,东欧剧变后政策由“追随苏联”转变为“回归欧洲”,实行议会制和民主制,向西
方国家靠拢。受历史因素影响,中东欧国家大多对俄罗斯有较强的防范心理,但由于计
划经济时期的遗留问题和加入欧盟时间较晚,与其他西欧国家存在很大的发展差距,入
欧后仅获取欧盟产业链上的低附加值环节,并受到欧债危机和俄罗斯能源断供问题的消
极影响,中东欧国家仍与欧盟老牌成员国存在身份认同上的异质性。另外,中东欧国家
经历多次侵略战争与国家分裂,对国家主权异常敏感,在向欧盟让渡主权问题上更加谨
慎。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结构存在一定同质性,工业品零部件占比较高。2022年全年中
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382.6亿美元,占中国与欧洲进出口总额的13.45%,与去
年同期相比增长5.6%。从国家角度来看,2022年斯洛伐克(24.75%)、捷克
(17.48%)、波兰(16.30%)、匈牙利(16.30%)、罗马尼亚(9.91%)五个国家从中国
进口的金额比重最大,波兰(35.58%)、捷克(17.05%)、希腊(12.10%)、匈牙利
(9.97%)、罗马尼亚(6.91%)五个国家对中国出口的金额比重最大,与中国进出口贸
易总额最大的国家为波兰。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占比最高的产品为
工业零部件,另外,中国从中东欧国家进口一定比例的工业原材料(矿砂、铜等),中东
欧国家从中国进口一定比例的工业制成品。
合作机制和贸易逆差是现存问题,经贸关系深化有望提升双边合作空间。中国与中东欧
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受到美国、德国、欧盟等外部力量干预较大,合作机制的完善程度仍
不足。另外,中东欧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出发点落脚在经济效益上,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双
边贸易,减轻对欧盟和德国的依赖,但目前中东欧对中国仍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与预期
出现了一定偏差。目前,中东欧与中国的合作已由国家战略层面过渡到具体执行层面,
更加注重合作下沉,依托地方合作。浙江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领域具有典型
性,已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的排头兵。
美国、德国、俄罗斯三股力量在中东欧的博弈加剧不确定性。中东欧国家地理位置连通
东西,成为地缘政治最敏感和大国博弈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美国将中东欧国家,尤其
是作为北约东翼的部分国家,视为北约与俄罗斯进行对抗的军事前沿地带,通过提供
“民主支持”与推动北约东扩,在部分中东欧国家设立军事基地,扩大本国在中东欧地
区的威慑力;德国既与中东欧国家有盘根错节的历史联系,又是欧盟中与中东欧国家经
济联系最密切的成员国,积极推动了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试图将整个中东欧地区纳入
自己的经济发展轨道,在欧盟内部形成以德国为中心的经济圈;中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
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与利益,俄罗斯通过对中东欧的能源绑定,试图扩大自身势力
范围,但同时与美国出现矛盾,美国支持“三海倡议”意在削弱中东欧对俄能源依赖。
地缘政治的博弈在中东欧地区存在升级风险。
风险提示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结构互补性较弱,双边经贸上行空间尚未打开。
大国地缘政治的博弈在中东欧地区存在升级风险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