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三个核心影响因素,其中由于合资价格、电动价格仍未到底,且空间幅
度相对较大(和以前的价格波动相比),我们预计2024年将延续2023年的价
度相对较大(和以前的价格波动相比),我们预计2024年将延续2023年的价
格压力,在力度超前的“价格战”中,市场格局也将相应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
变化。
1)因素1:景气周期中的库存压力有望减弱。行业明年有望从主动去库进入
被动去库,因此景气或库存对价格的影响在明年相对减弱。
2)因素2:部分合资车企仍有降价空间和动能。随自主电动车进入10-20万
元价格带、自主电动智能车进入20万元以上价格带,合资车企的超额定
价和超额盈利在竞争之下将被持续压缩。截至2Q23,以丰田、宝马为代
表的一线合资车企单车盈利、净利率仍在行业高位,且旗下典型车型与
典型自主竞品依然有显著定价差异。
3)因素3:电动车依靠规模放量对固定成本的摊薄以及锂价下跌,仍有降
价空间,同时行业竞争加剧提供降价动能。
综合上述因素,尤其2和3,我们估计典型普通品牌B级车明年降价幅度可能
还有10%+,豪华品牌B/C级车降价幅度可能还有15%+(合资燃油和自主电
动幅度相仿),具体数据,包括行业利润池变迁数据等,可参考正文。
虽然价格战依然,但格局巨变也在持续发生。综合对内销(产品力+细分格局
变化)和出口两方面的考量,我们对车企销量进行了预估(详细数据见正文):
1)增量预计较大的车企主要为:奇瑞、比亚迪、长安、吉利、赛力斯、长
城、小鹏、理想,以及多家车企组成的华为鸿蒙智行。
2)减量预计较大的车企主要为:大众中国、丰田中国、本田中国、上汽通
用、东风日产;
3)其中出口增量预计较大的车企主要为:奇瑞、上汽、比亚迪、吉利、长
城。
4)其中新能源车增量预计较大的车企主要为:比亚迪、长安、吉利、赛力
斯、理想、奇瑞、小鹏。
此外,虽然新品能否爆款难以预判,但我们可探究细分领域格局变化:
1)拥挤度偏高:2024年20万元级(涵盖15-20万、20-25万元)轿车与SUV,
30万元级(25-30万元、30-40万元)SUV。
2)拥挤度偏低,且市场较为关注:30万元级轿车、40万元以上SUV。
3)潜在细分蓝海:20万元级普通品牌的6-7座SUV。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明年汽车行业价格压力依旧较大,但电动对燃油的替代、
自主对合资的侵蚀仍持续发生。格局巨变之下,整车投资依然以成长思路为主,
关注自主车企成功新品对经营右侧和股价右侧的催化,其中推荐长安,基于其
相对稳定的基本面+持续新车上市+外部合作深入;建议持续关注问界、理想、
小鹏、吉利、长城新品情况。零部件板块,到明年上半年主要看EPS增长所
实现的估值切换空间,虽然终端价格竞争依旧,但营收增长可对冲超额年降负
面影响(参考上篇深度);推荐基本面相对稳定+中长期成长性有延伸的公司,
其中基本面稳定可与明年车企销量、产品ASP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审视,推
荐爱柯迪、银轮、新泉、星宇、贝斯特、豪能,建议关注保隆科技。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海外市场波动、原材料波动、价格战风险、市场预
期乐观的核心车企销量低于预期等。
行业基本数据
占比%
股票家数(只)22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