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部门:总量研究部
所属部门:总量研究部
报告类别:宏观研究报告
报告时间:2024年1月25日
联系方式:chenli@cczq.com
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8号民生金融中心A座6层,100005
上海:陆家嘴环路1000号恒生大厦11楼,200120
深圳:福田区福华一路6号免税商务大厦32层,518000
成都:高新区交子大道177号中海国际中心B座17楼,610041
❖事件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
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1月25日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
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中国人
民银行)
❖点评
大幅度降准释放稳增长积极信号。降准时点来看,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在2023年四季度降准,
但出于对稳汇率等因素的考虑,央行选择在2024年年初降准。2024年年初,美联储的降息
预期升温,此时降准可以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弱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降准幅度来看,
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调降幅度略超市场预期。当前经济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
预期不稳、物价偏低、房地产表现偏弱、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等压力,此次年初大幅度降准进
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助力房市企稳、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稳定资本
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
投放的积极性。资金面来看,央行降准叠加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
流动性投放工具,有助于平抑短期资金面波动,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支撑社融总量、
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层面,降准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期限长、成本低的流
动资金,这将有助于提高其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
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稳健宽松导向不变,后续降息可期、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重启。国际层面,美联储
降息预期升温,我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美国不再错位,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缓解,我国货币政
策的自主性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国内层面,经济基本面的筑牢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加码。潘
功胜表示,“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我国最新发
布的2023年12月CPI、PPI均同比负增,后续货币政策继续发力的可能性较大。展望后市,
MLF、OMO、LPR或将下调,政策性金融工具也有望重启。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出现严重信用事件,政策变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