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53.40亿元,同比下
降0.80%;营业利润23.64亿元,同比下降35.83%;归母净利润
19.12亿元,同比下降38.42%;扣非后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
降39.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1.18亿元,同比下降
8.63%;基本每股收益0.9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27%;利
润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0元(含税),公司业绩符
合预期。其中,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5.84亿元,环比下降37.62%;
净利润4.33亿元,环比下降23.56%。2023年,公司非经常性损
益合计1.31亿元,其中政府补助1.5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2697万元。
2697万元。
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材料与装备平台。公司致力于成为新能源电池关
键材料及自动化装备的综合解决方案商,主营业务包括负极材料、
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铝塑包装膜、纳米氧化
铝及勃姆石等。公司构建了负极材料、膜材料及涂覆、自动化装备
三大事业部,深化各事业部的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协同优势。
动力和储能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锂电池下游需求可分为消费类、
储能类和动力类,其增长主要关注动和储能类锂电池。中汽协和中
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
合计销售944.81万辆,同比增长37.48%,合计占31.45%;其中
新能源汽车合计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2024年1-3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208.90万辆,同比增长31.76%,合计占
比31.10%。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及动力电池出口增加,
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和
其他电池合计产量778.10GWh,同比增长42.5%;其中出口
152.6GW。2024年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
108.8GWh,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16.6GWh。2023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
展,2024年延续和优化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动力
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有助于动力电池降价及提升新能源汽车
性价比,总体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伴随锂电池成本下降及下游需求增长,储能电池需求持续增长。高
工锂电(GGII)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130GWh,
同比增长172.7%;2023年出货206GWh,同比增长58.5%。
锂电关键材料需求持续增长,行业竞争显著加剧。伴随动力电池和
-58%
-48%
-38%
-28%
-18%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