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运载火箭是实现航天飞行的核心载体:火箭通过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的
反作用力推进,主要分为运载火箭和探空火箭两种。运载火箭能将人造
卫星、载人飞船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通常由单级或多级组成,每
级包含箭体结构、推进系统等关键部件。起源于军用,现代运载火箭正
向商业化和军民融合转型。关键技术指标包括运载能力、入轨精度、可
靠性和发射成本。火箭结构设计、能源供应和技术水平共同决定了这些
指标。多级串联是主流结构形式,各级火箭通过分离推进有效载荷。化
学火箭是主要动力来源,液体火箭因其推力大、可控性高在航天领域占
主导地位,而固体火箭则以其简单、成本低在小卫星和军事领域广泛应
用。
◼液体火箭技术以其高效、可回收的发动机设计,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核
心技术:液火发动机作为火箭的“心脏”,由推力室、涡轮泵等复杂组件
心技术:液火发动机作为火箭的“心脏”,由推力室、涡轮泵等复杂组件
构成,其研制关键在于推力室的燃烧稳定性和涡轮泵的高效率。液体火
箭发动机的工作机理涉及推进剂的化学能转化为推力,其性能参数包括
推力、比冲和混合比,直接影响火箭的运载能力和效率。通过优化推进
剂选择、循环方式、以及应用先进技术如3D打印和动态密封,液体火
箭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创新的喷注器设计和冷
却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推力和适应性,而箭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的
优化则确保了火箭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回收火箭技术是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降低发射成本具有关键
作用:火箭发动机作为成本的主要部分,其重复使用技术尤为重要。在
一次性火箭中,发动机成本占比高达54.3%,而其他硬件设备成本相对
较低。通过实现火箭的可回收性,可以显著提高硬件设备的使用效率,
将高昂的硬件成本分摊到更多的发射次数上,从而降低单次发射成本。
火箭的可回收性要求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发动机推力的灵活调节、精
确的制导控制、优化的气动外形、高效的热防护以及快速的检测与维护
流程。这些技术集成应用,为火箭的可复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尽
管目前完全重复使用火箭的技术与经济限制尚存在,但业界通过先实现
一级火箭的重复使用,为未来的技术进步和成本进一步降低奠定了基
础。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预计未来火箭的单次发射成本将实现更大幅
度的降低。
◼投资建议: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
座的建设、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引领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我国航天产
业快速发展也对我国火箭发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低成本、大运力已
成为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建议关注以下标的:上游原材料及元器件:
斯瑞新材、宝钛股份、钢研高纳、中航高科、铂力特、华曙高科、航天
电子、航天电器、高华科技。测试:西测测试、苏试试验、思科瑞。
◼风险提示:1)火箭研制进度不及预期;2)资金支持不及预期;3)地面
设施和运营服务建设不及预期;4)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速度不及预期。
-31%
-27%
-23%
-19%
-15%
-11%
-7%
-3%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