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比较周报行业比较周报2024年12月05日作者吴开达wukaida@tfzq.com孙希民sunximin@tfzq.com相关报告1《投资策略: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月观察-中央经济工作会将至》2024-12-032《投资策略:中观景气度高频跟踪-中观景气度数据库和定量模型应用》2024-12-023《投资策略:A股策略周报-年末收官行情怎么看?》2024-12-01过去12次中央经济会议市场是如何演绎的?核心结论:会议注重“稳增长”时,12月前后常有指数行情;注重“调结构”时,全A常震荡或偏弱。结构方面,主要特征有:1)在会议侧重稳增长时,金融板块的平均走势相对全A强势,且较为稳健。这一规律主要由于:a)2014年金融板块年末“逆袭”,大幅超越前期一年成长积累的超额,偏戏剧性的行情演绎使得市场形成一定记忆效应;b)在稳增长基调下,金融板块作为前周期板块,敏感性高,会演绎降息预期(2014年11月底,会议前央行便已降息释放信号)和大盘走强下的成交额放量预期。2)在会议注重调结构时,较为明显的特点是“杠铃策略”的失效:成长、稳定和周期(两者为高股息风格)走弱,市场走“反向杠铃风格”。我们认为这一现象逻辑主要在于:“杠铃策略”的最佳环境是市场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状态,重要会议定调调结构后,一方面,预期收敛、“强预期”弱化;另一方面,过去“调结构”的主要精神在于“去杠杆”、“促进产业升级”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对于周期和稳定(稳定风格中包含基建相关股票)风格短期有所压制。3)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多是对未来一年经济工作的定调,探究会议前后的中短期结构,噪音可能较多。从会议总体定调分类,每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分为“注重去杠杆、强监管、调结构和安全发展”和“注重稳增长、逆周期调节”两类注重“稳增长、逆周期调节”的有2014、2018、2019、2021和2022年,这类年份12月前后常有指数行情,这类年份通常金融板块表现相对占优,成长(2018、2019、2020)和消费(2022)风格也或领先。以2014年为例,2014年前11个月市场演绎的逻辑延续2013年的调结构定调,成长风格领先,结构与2024年10-11月偏小盘成长类似;但2014年11月底央行超预期降息,2014年12月上证指数快速拉升,金融和大盘蓝筹风格强于此前强势的成长风格,一个月内抹平前期年内超额差距。注重“去杠杆、强监管、调结构和安全发展”的有2012、2013、2015、2016、2017、2020和2023年,这类年份政策重心向结构和稳定倾斜,例如201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趋势好转下的“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升级”;2015年末PPI负增触底叠加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高位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20年出口和地产数据双回升下强调“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强化反垄断”+“防范资本无序扩张”。这些年份下,12月经济工作会议前后的A股演绎有两个特点:一是全A常震荡或偏弱,二是在经济工作会议前后成长、稳定和周期(后两者为高股息风格)常跑输,市场呈现“反向杠铃策略”。市场结构思考:稳增长下的金融、调结构时的“反向杠铃”。1)在会议侧重稳增长时,金融板块的平均走势相对全A强势,且上下轨范围较窄,有较为稳健的占优表现。2)在会议注重调结构时,特点是“杠铃策略”的失效:成长、稳定和周期(后两者为高股息风格)走弱。行业配置建议:赛点2.0,政策驱动与主题轮动。把握信创和消费阶段大波贷款,为垄断红利带来增量逻辑。市场正处于“强预期,弱现实”阶段,类似23H1的“杠铃策略”:一边是政策态度转向,对未来预期改善,风偏上行,成交额持续高位,导致主题行情占优、高换手的科技方向活跃;另一边是政策生效需要时间,政策出台节奏和力度也会根据经济现状“边走边看”,“弱现实”或将持续一段时间,垄断红利不时会有所表现。惠民生、促消费后续政策加力也值得期待,可关注政策发力。风险提示:1)过去历史经验仅供参考;2)风格分类仅供参考;3)政策出台和落地具备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