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策略周评:流动性交易能否跨年?

类型: 策略周报

机构: 东吴证券

发表时间: 2024-12-08 00:00:00

更新时间: 2024-12-08 17:50:39

◼流动性交易和基本面交易
流动性交易的起点往往是宏观政策转向边际宽松、但基本面预期拐点和向
上空间并未打开的时点。在新一轮经济周期开始前,股市面临业绩和估值
的双重压力,在低位运行。复苏初期,宽货币先行,随后打出系列政策组
合拳刺激经济。但由于政策向基本面传导存在时滞,因此实体经济融资需
求恢复相对缓慢。而此时股票市场受益于剩余流动性充裕,将率先反应,
此时市场交易流动性逻辑,资金更关注短期证伪概率较低的远期基本面,
产业趋势向上、未来想象空间较大的中小票、科技题材是交易重心。
基本面交易是针对未来半年到一年基本面向上的空间进行交易。随着政策
效果逐渐显现,经济数据持续验证复苏,盈利将会驱动市场继续走强,此
效果逐渐显现,经济数据持续验证复苏,盈利将会驱动市场继续走强,此
时市场交易基本面逻辑。若未来基本面向上空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或
是总量趋势并未出现明显的逆转,则基本面交易就难以启动。
◼本轮行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流动性驱动的特征
9月以来市场的反弹更依赖于流动性逻辑。9月19日美联储降息落地、9
月24日央行降息降准,中美货币政策迎来共振,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但
由于政策向基本面传导仍有时滞,叠加特朗普胜选后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
加,基本面向上空间尚未打开、基于盈利的交易受限。因此市场呈现出较
为明显的流动性驱动的特征,一方面从成交来看,10月以来A股量能中
枢近2万亿,而2024年前9个月日均成交额不足8000亿;其次两融余额
在9月中旬尚不足1.4万亿,到12月初已经快速攀升至1.8万亿,融资买
入额占比也从7%升至10%附近。另一方面,低价股、小市值显著跑赢核
心蓝筹指数,自9月24日以来,低价股、小市值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
益分别63.9%和21.3%。此外,我们构建的大小盘轮动指数于11月11日
突破主要运行区间上沿20%,显示小市值、题材风格处于超涨状态。
本轮流动性交易下小盘、科技题材表现强势有几个关键因素:
1)交易逻辑中短期难以证伪。本轮领涨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有政策引导的
并购重组主题、产业政策及事件催化的自主可控和自主科技方向。这
些板块受到密集政策和产业事件的催化、短期景气无法证伪,而中长
期产业空间和基本面的确定性较强,因此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定价资金带来风格溢价。近期ETF流入呈现放缓迹象,10月10日ETF
累计净流入规模到达阶段性高点,此后(10月11日-12月6日)净流
出规模达800亿元。当前市场的边际定价资金由ETF转向以游资、私
募、散户为代表的活跃资金,这一类资金更多关注行业动态、产业政
策的边际变化以及叙事的可传播性,而非执着于基本面审美,所以盈
利表现情况难以制约估值的高度。同时也正是由于基本面因素不是交
易的核心逻辑,相关板块及标的受到其他资金,如机构资金的影响相
对较小,这意味着交易的空间不会受限于资金博弈本身。因此,小盘、
科技题材在活跃资金的驱动下跑出了明显的优势。
3)交易趋势自我强化。根据反身性理论,市场在上涨中将形成正循环:
高价格带来乐观情绪,从而吸引更多资金交易,在未有明显的转折点
出现时,交易趋势会自我加强。
◼参考历史经验,流动性交易的市场特征及切换条件
过去10年有两轮较为典型的流动性交易行情,分别是15年上半年杠杆牛
以及19年一季度A股低位反弹。这两轮流动性交易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宏微观流动性显著改善。为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
央行货币政策频频加码,2014-2015年共计实施4次降准、6次降息。此外
沪股通试点、险资投资创业板限制放松及并购重组等政策也共振宽松,为
资本市场带来了充裕的流动性。2019年初,央行全面降准,全球央行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