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5年2月14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3万亿,同比多增
2100亿;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7.06万亿,同比多增5866亿;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0%,
2100亿;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7.06万亿,同比多增5866亿;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0%,
增速较上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0.4%,增速较上月末加快1.8个百分点。
基本观点:
总体上看,在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金
融“挤水分”效应减弱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月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新增人民币贷款时隔8个月首度
实现同比多增,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新增社融则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金融数据“开门红”成色较足。这
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将为稳定年初宏观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具体来看:
一、1月信贷迎来“开门红”,时隔8个月首度实现同比多增,主要受企业贷款拉动。1月企业贷款
同比大幅多增,主因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以及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后,金融“挤
水分”效应有所减弱,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不过,受春节错期效应影响,1月居民贷款同比大幅少增。
1月信贷迎来“开门红”,新增人民币贷款5.13万亿,环比季节性多增4.14万亿,同比多增2100
亿,时隔8个月首度实现同比多增。不过,由于当前各项贷款余额已达到260.8万亿,1月新增贷款同比
多增2100亿不足以拉动贷款余额增速回升,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上月末进一步下滑0.1个百分点至
7.5%,续创历史新低。
从分项来看,1月贷款实现同比多增,主要受企业贷款拉动。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00
亿,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带动银行加大房地产开发贷投放力度。数据显
示,截至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较上年末增加了5700亿元,达到5.6万亿元。这抵
消了去年底今年初置换债大规模发行,推动部分属于隐债的企业贷款偿还,对新增贷款规模的下拉效应
(新增贷款=新发放贷款规模-贷款偿还规模)。同时,稳增长政策靠前发力背景下,今年初基建投资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