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
击”,这是首次在宏观政策调控中纳入对资产价格的考量。
对资产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是推动内循环的重要手段。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2022年以来居民存款搬家、消费整体偏弱、内循环不通畅等问题较为凸出。
这不仅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速出现放缓,也是在后地产时代,资产价格下跌
引发全社会财富效应下降,进而冲击了市场主体的资产负债表。政府工作
报告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展现出国家稳定资产价格和社会
预期,畅通内需循环的决心。
针对资本市场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延续了
此前“新国九条”、政治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政策和文件中的提法,
表态积极。在3月6日的记者主题会中,吴清主席针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
市、加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和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这三点作出了
进一步阐述。
◼侧重点一: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发挥其“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新国九条”的重点任务,也是政治局会议、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稳住股市”精神的重要延续,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着重
提及。吴清主席表示,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稳定器”和“压
舱石”。在增量政策的作用下,A股中长期资金规模偏低、投资“短视化”
的问题正逐步得到改善。
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增至17.8万亿,增幅达到22%:1)新型货币工具
款信息,贷款额度上限近800亿元;2)保险资金也加速入市。金融监管总
局启动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春节前批复了520亿元,日
前又批复了600亿元,后续还将进一步扩大;3)公募权益类基金发展明显
加快。去年9月至今,共注册权益类基金459只,占同期注册基金产品总
数的7成。权益类基金规模从6.3万亿元增长到7.7万亿元。
中长期资金投资稳定性有望持续提升。1月22日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
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针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考核方式作出完善,明
确要求提高长期投资在考核中的权重,引导长钱实现“长投”。吴清提到,
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正积极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的制定修
订工作,目前已征求了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将尽快推出。优化中场期资
金考核机制、提高长周期考核的比重有望持续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的稳定
性,更好发挥其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随着政策措施不断落地,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加速长钱长投优质生态的建
设,为指数走出长牛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