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金融数据:季节性扰动与结构分化
核心观点
2025年2月金融数据回落,与我们前期判断一致。信贷结构上,居民贷款和企业贷
款“一升一降”,居民贷款韧性主要来自于短期贷款,与节后消费需求自然回升以及
“两新”政策扩围有关;企业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少增,但票据大幅多增,反映
出实体企业内生融资意愿仍然偏弱。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23万亿,政府债券仍是
主要支撑。
展望未来央行利率操作,若中美对抗升级,货币政策有望走向宽松,但近期仍需警惕
债市潜在波动风险。全年看,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与财政政策、产
业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预计全年降准幅度约100BP,降息约30BP。大类资产方面,
考虑到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性转折节点,有望走向阶段性缓和,风险偏好将成为市场
主线。中美小阳春或货币政策大幅宽松有望驱动我国出现股债双牛行情,但过程中可
能略有反复,风险偏好的修复并非一蹴而就,我国可能在中美关系以及国内政策应对
波折的考验后迎来一轮股债双牛。
❑2月信贷新增1.01万亿元,居民贷款有韧性,企业和非银同比少增
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0100亿元(与我们的预测值1万亿元完全一致,低于市场
预期1.24万亿),同比少增4400亿元,存量同比增速7.3%,前值7.5%。信贷
预期1.24万亿),同比少增4400亿元,存量同比增速7.3%,前值7.5%。信贷
结构中,居民贷款同比多增,是核心拉动项,企业和非银同比少增。
1)居民端,2月居民贷款减少3891亿元,同比多增2016亿元,其中,居民短期
贷款减少2741亿元(同比少减2127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0亿元
(同比多减112亿元)。2月居民贷款数据继续实现同比多增,其中主要贡献项
来自于短期贷款。短期贷款方面,春节后因为返工、旅游活动延续,居民消费需
求得以回升,对短期贷款形成支撑。此外2025年政府针对“两新”政策扩围,
新的消费场景、新的消费品类以及更大的补贴力度也有助于刺激春节后耐用品的
消费需求,进而对短期贷款形成较强的支撑。中长期贷款方面,中长期贷款小幅
多减体现出地产销售和消费的修复是渐进的,地产需求修复的持续性仍有待观
察。
2)企业端,2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0400亿元,同比少增5300亿元,其
中,短期贷款增加3300亿元,同比少增20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400亿
元,同比少增75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693亿元,同比多增4460亿元。我们
曾在1月金融数据点评报告中前瞻提示“企业贷款同比多增主要来自票据融资多
增,反映出有效贷款需求仍然偏弱,实体企业内生融资意愿不强,因此我们提示
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或不具备持续性”,相关观点持续兑现,我们仍维持前期的
判断。中长期贷款方面,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较弱仍然受地方政府化债的影
响较大,受地方政府化债影响,部分城投平台隐性债务中的存量贷款被置换或提
前偿还,而新增贷款为新发放贷款减去当期偿还贷款之差,故使得当月新增贷款
规模会受到一定影响。2月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再度加快,2月各省用于债务
置换的特殊再融资债共计发行7823亿元,较1月1317亿有所回升,对信贷带来
的“技术性”扰动将加强。整体看,预计2月信贷同比主要受企业端信贷需求的
制约,未来走势受本轮政策力度尤其是财政政策力度影响较大。
3)非银端,2月非银贷款增加2844亿元,同比少增1201亿元,延续下滑趋势。
我们曾在前期报告提示,2024年11月底发布的《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
理倡议》引导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下行,导致非银存款短期被挤出,抑制了非银机
构的资金吸纳能力,进而影响贷款发放,预计仍具有持续性。
❑2月社融增加2.23万亿,政府债券是主要支撑
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23万亿(低于市场预期和我们的预期),同比多增
7374亿元,月末增速8.2%,前值8%。增量结构中最大的正贡献是政府债券、
lichao1@stock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