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意义深远,政策持续加快推进,后续顶层规划有望出台。
2023年7月,最高管理层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
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
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
位”;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
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2024年1月国务院关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年)》的批复中明确“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
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
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
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系列政策显示我国正加快推动建设国家战
略腹地。国家战略腹地是指对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支撑作用的非国家
核心区域。建国以来我国在特定时期和环境下先后实施过三线建设、西部
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国防安全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当前在特
朗普2.0背景下全球经济风险加大,国际政治军事冲突不确定性增大,建
设国家战略腹地是我国顺应国内外形势、根据内外部条件而制定的新一轮
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主要意义在于:1)抵御外部冲击,维护国家
安全;2)进一步挖掘腹地人口与资源优势,完善国内经济大循环拼图;3)
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缩小各地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当前国家战略腹地
建设紧迫性明显提升,后续有望出台战略腹地相关顶层设计规划,预计从
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综合性重点支持,将大幅拉动相关区域经济及投资
增长。
四川省已被明确定义为国家战略腹地省市,建设国家战略腹地优势显著。
从现有政策来看,四川、重庆、广西、贵州均已积极出台政策举措对接国家
战略腹地建设,其中四川已被明确定义为国家战略腹地省市,预计后续将
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四川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具备明显
优势:1)区位:地处国家西南腹地,地势险峻,同时是我国西部交通枢纽
(交通网络已具备良好基础,长江与黄河同时流经,并拥有“一带一路”亚
蓉欧大通道);2)经济:四川省2024年GDP全国第5,经济整体实力较
强;3)资源:四川在粮食(西部唯一粮食主产省)、清洁能源(水电全国第
一)、关键矿产资源(33种矿产全国排名前三位)等领域具备先天优势;4)
产业:四川拥有中西部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其中绵阳、成都、泸州等城市是
四川国防工业的重要基地,且军民两用人才资源丰富;5)人口:四川省系
我国人口大省,常住人口超8000万,居全国第5(2020年人口普查)。
国家战略腹地有望重点加大交通基建、制造业、仓储、科技、国防等领域
投资,有望显著拉动基建、房建、专业工程需求。针对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的内容,国内专家学者们已作系统探讨,根据重庆大学《国家战略腹地建
设的内涵特征、重大意义和推进策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重点包括:1)
战略物资储备建设:通过优化储备区域布局、强化初级产品储备、优化产
能协同保障,以应对战争或重大灾害事故等突发情况,或满足市场供求;
2)强化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
关、优化战略科技创新生态,来打造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大后方;3)战略产
业备份:通过优化产业领域布局、加快产业补链成群、培育优质市场主体,
综合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4)建设战略运力空间网络:通过精
准补齐交通基建短板、搭建军民融合投送通道、兴建多式联运交通枢纽,
以搭建现代化战略运力空间网络,强化国家战略腹地的枢纽地位。在此框
架下,预计国家战略腹地将重点加大交通基建、制造业、仓储、科技、国防
等领域投资,有望拉动大量配套基建、房建、专业工程需求。
行业走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