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
价格下行&业绩略超预期,谜团陆续解开
行情回顾(2025.3.17~2025.3.21):
行情回顾(2025.3.17~2025.3.21):
中信煤炭指数3,311.31点,下跌0.90%,跑赢沪深300指数1.39pct,位列中信板
块涨跌幅榜第13位。
谜团一:需求疲软是本轮煤价下行的核心原因。此前,我们对本轮煤价下跌进行归因,
涉及3个方面:(1)下游需求疲软是核心;(2)供应端恢复性增长;(3)高库存
背景下,下游开启主动去库加快本轮煤价下跌速度。本周,国家统计局公布25年
1~2月能源生产情况(具体参见《煤炭月报:需求疲软是本轮煤价下行的最核心因
素》),其中1~2月火电降幅扩大,同比下滑高达5.8%,印证了我们此前看法;
此外,1~2月原煤产量同比+7.7%,主要因山西恢复性增产,其1~2月原煤产量
同比+20.3%,高达2.14亿吨,重回全国第一。
谜团二:龙头煤企业绩略超预期,降本增效效果显著。近期复盘来看,中信煤炭指数
自3月5日触底至今(3月21日,下同),累计涨幅约5%(同期煤价下跌11元
/吨),而龙头煤企更是于2月21日提前板块触底,神华H触底至今累计涨幅10%,
兖矿H触底至今累计涨幅13.4%,同期煤价下跌幅度更高达47元/吨)。价格跌
vs龙头煤企逆势上扬,其侧面早已说明市场对煤价下跌已有充分认识,属利空钝化,
正所谓“利空出尽、否极泰来”。本周,神华、中煤等龙头煤企相继发布24年年报,
其业绩均略超市场预期(神华24年自产煤生产成本179元/吨,同比持平,其中
24Q4成本164元/吨,环比下滑11元/吨;中煤24年自产煤销售成本282元/
吨,同比下滑25元/吨,其中24Q4成本268.6元/吨,环比下滑5.8元/吨),
神华分红比例更是进一步提升至76.5%,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煤价虽仍面临下
行压力,但当前价格已跌至我们此前预期的底部区域(650~686元/吨),随着价
格的进一步下探,诸多积极因素将陆续显现,对后市亦无需过度悲观,无需过度在意
短期价格波动节奏,而应把握行业本质属性,坚定信心、坚守定力。
重点领域分析:
➢本周动力煤价格开启二次探底,焦煤持稳运行。截至3月21日,北港动煤报收
682元/吨,周环比-10元/吨;CCI柳林低硫主焦1250元/吨,周环比持平。
➢动力煤方面,价格跌至我们预期的底部区域(650~686元/吨),无需过度悲
观,曙光或现。供应方面,重要会议后部分中小煤矿产量有所恢复,但是少数
煤矿由于井下设备检修和倒工作面停产减产,致使坑口煤矿产能利用率小幅下
降。需求方面,北方供暖陆续结束,下游进入传统季节性淡季,需求有进一步
转弱预期,但电厂库存仍处高位,非电方面仅有零散需求补库,成交冷清。
✓此前我们提到“在价格小幅反弹后,仍面临二次探底压力”,上周后半周起,
煤价随即开启了二次探底过程。
✓展望后市,电煤步入传统淡季,疏港压力加大致使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但当
前价格已跌至我们此前预期的底部区域(650~686元/吨),对后市亦无需过
度悲观,当前价格已跌至我们:(1)目前中低卡进口煤相比内贸煤已丧失价格
优势,随着内贸煤价格的进一步下跌,高卡澳煤的优势也将消失,后续进口煤
数量或将进一步下滑;(2)港口市场仍存在货源结构性紧缺问题,近期中低卡
进口煤丧失价格优势后,部分终端用户北上采购内贸4500卡,而港口4500
卡货源较为紧张,且市场发运持续倒挂,在成本支撑下贸易商低价出货意愿较
弱,不排除因4500卡短期缺货导致低卡价格率先企稳;(3)目前5500卡
价格已低于年度长协,且接近长协基准价(675元/吨),部分下游用户心态有
所变化,采购需求有所释放。
➢焦煤方面,盘面触及1000元/吨关口,天量持仓下,谨慎参与。本周炼焦煤市
场偏稳窄幅调整,部分煤矿因事故及亏损等因素有停减产情况,供应端小幅收
缩。终端需求表现一般,焦炭看跌预期仍存,焦企落实第11轮降价后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