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宏观点评:我国服务消费:现状、国际比较与发力方向

类型: 中国宏观评论

机构: 国盛证券

发表时间: 2025-05-17 00:00:00

更新时间: 2025-05-18 16:14:20

事件:2025年4月25日,政治局会议强调“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核心观点:我国服务消费占比、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当前外需承压、内需
不足的环境下,发展服务消费正当其时,有望成为后续促消费政策的关键发
不足的环境下,发展服务消费正当其时,有望成为后续促消费政策的关键发
力方向。参考海外经验,我国文化娱乐、金融保险消费占比偏低,后续发展
空间大;而居住、教育消费的占比偏高。政策看,给居民针对性的增收(如
消费券、生育补贴)、减负(加大保障房、公共教育投入)是促进服务消费
发展的核心,吸引外需(入境游,文娱产品出口)、优化供给(提质升级传
统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服务消费)助力发展。
1、政治局首提“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指向服务消费可能成为下一阶段促
消费政策的关键抓手。4月25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服
务消费…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如我们此前分析,相较于此前会议
表态,本次首提“大力提振服务消费”,且将服务消费提至“两新”之前,
指向服务消费或将成为下一阶段促消费政策的关键抓手。实际上,2024年
以来,中央已密集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多
份文件鼓励服务消费发展,对养老、家政服务都有专门部署。
2、整体看,我国服务消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低,而服务逆差、服务就业
规模大;发展服务消费有助于扩内需、促转型、稳就业,正当其时。
>需求端看,我国服务消费占比较低,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
潜力,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GDP占比仅
55.6%,远低于美欧日70%-80%的水平;服务消费不足是我国整体消费占
比偏低的重要原因,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
的比重为46.1%,低于2023年美国、日本的68.5%、55.8%。
>供给端看,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低、服务贸易逆差大,发展服务消费有
利于带动服务业生产和投资,培育新质生产力。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
低,体现为202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GDP占比为54.6%左右,远低于
美欧日60%-80%的水平;我国2024年服务贸易逆差超1万亿元。扩大服
务消费有助于带动服务业发展,形成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
>就业端看,服务业拉动就业规模大、能力强,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拓展就
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2023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约3.6亿人,占比
48.1%,远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29.1%、22.8%;每亿元服务业GDP
拉动就业489人,高于第二产业的452人。此外,外卖快递等服务业就业
门槛相对较低,也使得服务业成为最大的就业“蓄水池”。
3、结构看,对比美日,我国服务消费中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的占比偏低,
医疗、交通、通信占比相当,居住、教育的占比偏高。
1)我国服务消费中占比相对偏低的:文化娱乐、金融保险。
>文化娱乐:我国文化娱乐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的占比仅有3%,远低于美
国的10%,日本的11%(中国、日本为2024年数据,美国为2023年数
据,下同),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仍低,消费结构偏基础有关。未来
休闲旅游、电影游戏、手办潮玩等文娱消费发展空间很大,预计相关领域也
将是服务消费政策的重点发力方向。
作者
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