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下行周期,区位优势加码火电利润弹性。销售端来看:火电资产
煤价下行周期,区位优势加码火电利润弹性。销售端来看:火电资产
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为区域供需格局和行业集中度,在市场化交
易中影响量价。①区域供需:支撑性电源供给受限而用电负荷刚性增
长,预计上海本地电力供需偏紧格局将延续至26年;21年以来公司
煤机利用小时数不低于4800小时,且未来2年有望维持高位。②竞
争格局:上海发电侧行业集中度高而稳定,公司/华能/上电/宝钢合
计火电装机市占率达80%以上,且互相交叉持股。电力供需偏紧+火电
行业集中度较高,上海25年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电价降幅小于行业平
均。成本端来看:预计25年国内煤炭产量净增约0.70~0.75亿吨,
进口量小幅回落;商品煤消费需求净增量在0.5亿吨左右,供需宽松。
预计全年市场煤均价在700元/吨左右,同比-156元/吨。测算当北港
5500大卡煤价中枢分别为720/700/680元/吨时,公司煤电度电点火
价差将分别较上年增厚10.1%/12.1%/14.1%。
积极布局能源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能源。“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
新增新能源装机800万至1000万千瓦,截至24年底距离目标下限完
成进度不足50%,或因对项目收益率要求较高。公司计划加快新能源
基地化、规模化开发转型,目前在建的39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计划于
25、26年间投产。海风是上海市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24年29.3GW
深远海风电规划已获国家批复,远期发展空间广阔。海风全天出力的
特性对电力系统更加友好,且紧邻用电负荷中心消纳有保障,在新能
源全面入市的背景下项目收益率仍可期。
价格机制保障下,天然气管网和气电资产旱涝保收。控股子公司负责
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上海地区唯一的天然气高压主干管网系统,稳定
的用气量和稳定的价格机制赋予管网公司稳定的盈利能力。另外,充
足的容量补偿和及时的气电价格联动保障了上海燃气机组的合理盈
利。除油气管输和上海气电外,公司还参股了核电和抽蓄等稳定盈利
型资产,每年稳定贡献约7亿元投资收益。公司兼具分红能力和分红
意愿,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比例接近50%,且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公
司股票现价对应股息率约5.0%,在火电行业中排名前列。
预计公司25~27年分别实现营收298.5/286.7/291.3亿元,实现归母
净利40.9/41.6/42.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4/0.85/0.87元,给
电力需求、煤价下行程度、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其他非流动金融资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