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
动煤高低卡分化,焦煤期货暴涨为哪般?
行情回顾(2025.6.3~2025.6.6):
行情回顾(2025.6.3~2025.6.6):
中信煤炭指数3,247.89点,下跌0.32%,跑输沪深300指数1.20pct,位列中信板
块涨跌幅榜第27位。
在本周发布的专题报告《复盘煤价止跌的启示——历史如镜、照见兴衰规律》中我们
对2008年、2015年、2020年三次煤炭见底过程,通过产业链运行情况、宏观经
济环境、政策调控手段及煤炭市场自身供需等多个视角,深度剖析价格见底的主要逻
辑和影响因素,试图“以史为鉴”,更好的帮助我们预判本轮价格底部以及理解价格
触底可能出现的信号。
复盘2008年(底部500元/吨左右)、2015年(底部350元/吨左右)、2020
年(底部470元/吨左右)三轮价格探底过程,发现其有着颇多共同之处:
✓每轮煤价下行过程中,并未出现煤企主动大规模减产行为,尽管其背后原因各
有不同;
✓每轮煤价止跌的背后,均有政策的调控、干预(2008年的“四万亿”托底需
求;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棚改;2020年的特殊宏观事件后“放水”&内蒙
倒查&超产入刑等)。
亟需政策春风,扭转预期,重燃信心。以史为鉴,参考此前三轮价格探底的经验,完
全靠市场自发力量(即煤价下行→跌破成本→煤企减产)致产能出清,扭转供需过剩
局面,促使价格止跌难度较大。煤炭市场价格的探底回升通常需要依托政策调控手段
予以实现,要么自需求端着手(最典型如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政策)、要么自
供应端着手(最典型如2015年开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么两者并而行之。
本轮煤价自2021年10月见顶以来,至今已调整近4年时间,价格亦由2021年
10月25日1615元/吨跌至2025年6月5日618元/吨左右,累计跌幅高达
997元/吨,其绝对水平亦跌回本轮煤价起涨前(2021年1月)。深陷价格下行泥
潭已久,市场持续探底无果,情绪亦降至底部,黎明前的黑暗尤为煎熬。但转折的契
机正在裂缝中透出微光,部分产能已陷入亏损,成本支撑逐步显现,只待政策甘霖便
可破土重生。
重点领域分析:
➢本周动力煤价格弱稳运行,焦煤依然偏弱。截至6月6日,北港动煤报收618
元/吨,周环比-2元/吨;CCI柳林低硫主焦1140元/吨,周环比持平。
➢动力煤方面,低卡偏强、高卡偏弱,买方主导,关注迎峰度夏期间的需求强度
以及有无稳价政策出台。供应方面,月末产地少部分煤矿完成生产任务减产停
产,6月初此部分煤矿已经恢复正常生产,监测点煤矿产能利用率小幅下降,目
前大部分煤矿生产正常,供应平稳。据汾渭统计,“三西”地区煤矿产能利用
率周环比下降0.4pct。需求方面,端午节前终端刚需和空单采购基本结束,端
午节后电厂日耗暂未明显启动,市场需求以零散终端招标和少量锚地船采购为
主,且对价格的接受意愿不高,市场交易冷清。
✓近期,港口在调入受限、锚地船舶略有增加的背景下,库存持续去化,且因发
运倒挂(低卡倒挂更为严重),部分优质低卡煤种货源偏紧,结构性缺货现象
支撑贸易商挺价情绪,因此低卡煤价格偏强,而高卡煤则受需求影响,价格偏
弱。
✓当前的煤炭市场明显是以买方作为主导,买方的采购策略及力度决定了煤价的
运行方向及力度,而上述又取决于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的需求强度以及有无稳价
政策出台,后续应重点关注。
➢焦煤方面,期货暴涨主因前期超跌,后续仍需关注现货市场情况,核心关注焦
煤企业何时减产。本周产地煤价延续弱势下跌,终端消费淡季成材出货压力逐
步显现,焦钢企业依旧控量为主,即使在焦煤期货暴涨背景下中间环节观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