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投资策略
1.1卫星领域“东升西落”,我国有望实现后发先至。目前星链卫星表现出了不正
常的“损耗”,而目前为止,我国卫星仍在稳步发射阶段。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或
表明我国在低轨卫星领域具有后发优势,后发先至有望成为现实。1、据戈达德航
天中心研究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每年坠落“星链”卫星数量呈上升趋势,
这一趋势与太阳活动处于增强阶段高度相关。2020年仅有2颗坠落,2021年有
78颗坠落,而2024年坠落数量多达316颗。“星链”等低轨卫星的设计寿命一般
约5年。截至2019年底,星链合计发射卫星仅120颗。2、截至2025年5月底,
约5年。截至2019年底,星链合计发射卫星仅120颗。2、截至2025年5月底,
垣信卫星-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已经发射,累计发射数量达到90颗。星网03
组卫星也已经发射。
1.2“算力卫星”开辟新赛道,多轨融合技术方案。中美两国在算力、卫星两大领
域的科技博弈走向融合,开辟了“算力卫星”这一新赛道。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算
力卫星已经初步具备先手优势,结合我国多轨融合的技术方案,有望走出和Starlink
不同的发展路线。1、5月14日,国星宇航“星算”计划及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
星座”的首发星座一同发射。“三体计算星座”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星
算”计划预计将构建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的天基算力网络。2、美国初创公司
Starcloud计划在今年8月将一颗冰箱大小的卫星数据中心送入太空,这将是全球
第一颗搭载NVIDIAH100芯片的卫星。Starcloud的目标是在太空中建设首个千兆
瓦级别的数据中心,由4平方千米的大型太阳能电池阵供电,托架上装满AI芯片。
轨道上的太阳能可以全天候、不间断供应,理论上可以彻底摆脱地面能源系统对化
石燃料的依赖。3、星网高低轨融合规划,国网星座包含两个子星座:GW-A59和
GW-A2。GW-A59子星座计划发射6080颗卫星,它们将分布在500公里以下的
极低轨道;而GW-A2子星座则计划发射6912颗卫星,这些卫星将部署在1145公
里的近地轨道。根据中移研究院,“弹性多轨组网”将是未来6G发展重要方向。
通过有效利用高轨和中轨星座在网络拓扑简单稳定、覆盖能力强等特点以及低轨卫
星低延时、低损耗特点,降低组网、星间链路复杂度和测控难题。
1.3四大优势铸就卫星新型基础设施底座。我们认为,“互联互通、高速通信、大
规模用户接入、安全可靠”四大优势有望使卫星成为特种行业、低空经济、6G等
的新型基础设施。1、全域互联互通。卫星互联网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互联网接入,
尤其是在高山荒漠、深海远洋等传统移动通信到达不了的偏远地方。2、高速低时
延通信。Starlink星座理论时延可降至20-50毫秒,接近甚至优于部分地面光纤网
络,峰值速率可达100-500Mbps(用户实测约50-200Mbps)。华为LEO再生卫
星在轨测试显示,其星地链路下行吞吐最高660Mbps,上行最高135Mbps;下行
谱效最高4.21bps/Hz,上行最高2.7bps/Hz。3、大规模用户接入。得益于卫星
广覆盖的优势以及接入技术的持续进步,卫星网络可容纳用户量快速上行。预计
2028年将增长到2670万户。4、安全可靠。天基通信可以无视地面环境投放通信
信号的优势已经在俄乌冲突中得到显现。该优势在地震、海啸等应急领域也有望得
到发挥。
2.行业要闻
2.1星链卫星不断坠落,累计超500颗。据新华网,戈达德航天中心和美国马里兰
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瑞士《天文学与太空科学前沿》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从2020
年到2024年,有1190颗卫星从极低地球轨道(VLEO)坠落,其中583颗是“星
链”卫星。研究人员利用卫星的“两行式轨道数据(TLE)”,分析了2020年至2024
-17%
-9%
0%
9%
17%